10月7日,应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站王克林研究员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颜晓元研究员到访亚热带生态所,与所内师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作题为“肥料氮素迁移转化过程与损失阻控机制”的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颜晓元指出,氮素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我国粮食产量增加与氮肥用量增加同步。但是氮肥在使用过程中又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环境影响。协调氮的农学与生态环境效应,一直是重大科学命题。氮利用效率是评价农田氮投入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农业产业的氮利用效率相对不高,而且区域差异性大,对水稻氮素利用与损失的机制及调控原理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土壤氮素转化-作物氮形态偏好的契合程度是决定氮利用率的关键。土壤pH是影响水稻土转化过程的主要因素,相同氮肥用量下,酸性水稻土稻谷产量显著高于碱性土。对于旱地农田系统而言,硝酸盐淋失风险较高,以硝态氮形态在土壤剖面累积是果园和设施系统盈余氮素主要去向。会上,颜晓元详细介绍了根据上述特征研发的旱地氮肥增效及以控制硝酸盐产生和积累为核心的氮肥流失阻控技术。
随后,针对报告内容,结合亚热带生态所在农业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颜晓元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报告人简介:颜晓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土壤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兼氮素工作组主任,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编委,国际氮素行动计划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土壤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研究。主编出版《土壤氮循环实验研究方法》,发表学术论文160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