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者应热怀“科普”心、勇担“科普”任

2017-06-21 陈安国      】

  悠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向世界何止奉献“四大发明”?从《周易》到《论衡》,到《黄帝内经》《九章算术》《齐民要术》《大衍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众多古籍经典概述哲理、数学、天文、医药学和农业手工业技术之精华,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中医中草药救了多少人性命,万人郑和船队浩荡下西洋、长长驼群丝路通亚欧,载荷着勤劳友善,也载荷着领先的科技。可是,后来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工业革命缺位、新式科技不兴,僵化落后挨打,受尽西方列强的欺凌!俱往矣,今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支撑,靠全民觉醒自信、靠科技创新,中华必将重圆复兴梦!

  党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5.30“科技三会”讲话,指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一起提升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科学普及是指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智识的一种活动。除了普及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之外,还包括实用技术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传播,创建科学文化。中科院白春礼院长解读说:在科学普及中,‘公众'包括各方面社会群体,政府和企业中的决策及管理者、媒体工作者、量大面广的创业者、作为科技最终用户的消费者等都在其中,“任何一个群体的科学素质相对落后,都将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补齐‘短板',对于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加强科学普及 服务创新发展》,见2016-06-15《求是》)这正是阐明了“两翼”决策的重大实践意义。科研工作者是科学战线的尖兵,理应积极响应,展双翼,为补短板出力―― 这乃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做科普,能推动、深化科研

   
  “做实验、写论文,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做科普!”这是将科普和科研对立了。其实,就应用、应用基础研究者而言,注意科普,投入科普,可以使自己的科研接地气,更得力。亚热带生态所野生动物生态组承担农业害鼠生态与控制研究时,关注社会灭鼠需求,提出“全栖息地毒鼠法”到湘、鄂、川、桂、滇、皖、沪等地示范推广,书写“毒饵制作法”“投放法”等科普资料(左图),举办培训班,并印发数千份到基层防治骨干和农户手中,与当地行政结合组织群众性围歼害鼠,效果优越,桃源县政府授予“科技支农有功人员”奖章,云南省授科技进步三等奖;将科研新进展及时写成科普短文《农业灭鼠有学问》刊于《湖南省科技报》,很受农村基层赞赏,获全国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湖南省一等奖(1987年)。如此将科普与科研结合,使科研朝气蓬勃,也鼓起了研究团队自身活力,两次评为“省科委系统先进集体”(1986、1987年),1991年又评为“中国科学院‘七五’重大科研任务先进工作集体”。“文革”动乱期间,西北高原生物所赴新疆研究农区鼠害,当时全国科学书刊停发,鼠害防治书籍难觅,硏究组就合力编写油印《害鼠及其防治》《鼠害防治简报》等科普资料(下图)发送沿线十几个县,每年下去调查就不须“介绍信”,见是“中科院灭鼠组”就热情协助。后来将十多年研究成果写成专著《小家鼠生态特性与预测》全国发行,读者却基本局限在“同行”小圈子里,如今萃取书中精华写成《北疆小家鼠大暴发揭秘》9篇系列科普文章发到院“科学新语林”(2015,10~2017,3),才让公众知晓在那艰难岁月获得的珍贵科学发现。其中关于预测模型,原书有大量数理统计分析和论证,过了这几十年连笔者自己看都吃力,为科普重新梳理,几万字炼成3千字,条理清晰明瞭了。这其实是再推进。将科研成果写通俗让大众看懂,自己就得先行消化,只有想透彻才能由繁化简、深入浅出!

   
  做科硏,当然必须会写学术论文,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分析归纳,形成理性认知,向学术界报告,通过同行检验,该课题才可算“出成果”。但应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还须再往前走一步,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就是应用推广和科普宣传工作。通常,成果的硬件技术应用称作“推广”,软件科学宣讲称为“科普”,技术推广也需要科普解释,两者都属“科学普及”即广义科普。改革以来,国家强调科研成果要转化成生产力,设“科技进步奖”,从导向上推动了科技应用推广,但软科普缺乏激励机制,仍少有人重视。如今党将科学普及贯穿到国家创新体系之中,习总书记讲:“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我们作为受过高等教育和先进科学薰陶的科研工作者,有责任为提振民族科学素质奋斗。我们不能只埋头书斋、实验室,应心怀社会、面向公众,勤奋地为科学普及效力。个人力量有限,发一二篇科普文章也不见得有几多人看,但如果整个科研队伍鼓起两翼,胸怀科普热心、肩担科普责任,人人动手、个个出力,形成讲科学尊科学氛围,必能为全民科学素养加热!

  写科普,须日常留心积累

  科普写作与写学术论文不同,论文要求严谨、简洁,尽量用术语表述,重在论证,贵在创新;科普文要求生动、活泼,尽量不用术语,重在宣讲,贵在准确。学术论文要求对自己的专题深入钻研,科普则需要广闻博览。科研工作者写科普,不妨将面放宽,就着自己积蓄的科学知识、社会热点都可做文章;而结合自己的专业专长则更可发挥本身优势,与科研课题连结更易顺理成章、一举两得。关键在于心中既要热衷科研课题,也要抱持向公众做科普的意愿,平时见到有趣的材料就收集起来。当然,现有互联网可隨时检索,但平时留意积累可让自己囊中有料、思路丰富。网上检索要注意辨真伪,不传谬。

  还有一要诀是常摄照片,别到用时才着急。科普文章要图文并茂,有照片远胜于文字描述。新疆小家鼠大暴发,小鼠满地跑,一脚就能踩死五六只,一水桶能掉进上百只,这样罕见情景当年无相机拍摄,今写《揭秘》时竟连一张该亚种鼠照也沒,真遗憾!写洞庭湖东方田鼠(见本栏目2013-9-27文),同事李波提供了多张现场实照:遍地鼠洞、田鼠上树、啃破的西瓜……那就生动多啦。

  科研院所应担当科普主力之一 众人投入是关健

  科研院所是高知集中的地方,既有学识丰富的老科学家,又有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攻坚团队,在各自领域具有专长,理应成为科普一大方面军。科研所做科普应是多方面多手段多形式的,科普场舘、刊物、网络与新媒体、文章、视频、教材、讲座、培训班、科普日、科学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亚热带生态所多个野外台站/基地很活跃,同当地结合得好,既是科研示范基地,也是科普基地。桃源站自1998年到2002年,先后被命名为湖南省/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8年5月获“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称号。所本部如果全面地把科普活动充实起来,社会影响力就会大增。

   
  科普靠少数人做难成气候,必须发动全体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与。经常性科普靠踊跃发科普文章,亟需大家动手写。桃源站《地球的皮肤》专栏办得好,多人参加写作,思路宽广,生动、接地气、受众面宽,现总访问量已超10.3万人次,有多篇文章入选“科普中国”或被其他网站转载。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全所在岗和退休的科研人员都动手写作,向所网、院网和各种传媒投稿,并将微信公众号也办起来,那会是多大气势!这需要提高大家对习总书记“科技三会”讲话的认识,还须有必要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转变科研人员之中无心科普、做不做都无所谓的态度。

  研究生是科研所中一大支队,他(她)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姣姣者,思想活跃,精气神足,上网勤快,应引导其参与科普。在考核上,学位论文之外,发表学报论文和写作科普是否也定出指标,这会促进研究生拓宽求知面,活跃学术思想,在科技工作起跑线上就培育科普热情。

  认知三重意义 迈开两条腿 提振科普格局

  科普对于国家,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现创新发展两翼齐飞。对于研究所,可振奋全员科学热情,推动科研接地气,增加能见度。对个人,促使自身更关注公众,更充分发挥高知识优势,更多更好地服务社会。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科普宣传是科学普及的两条腿,科研所两腿都强壮,再加上同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创新发展就能更有力。白春礼院长说:“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创造者,义不容辞地肩负着科学普及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应提高认识,提升格局,更积极更努力投身科学普及活动,为国家增强软实力发光发热!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