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说,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们常常为了理想去到远方,但又为了亲情重回故里。我们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走着同一条路,成为了一直在路上的迁徙者。迁徙,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甚至在2000年的时候,联合国为了更好地保护迁徙者的权益,宣传每年的12月18日为国际迁徙者日,今年,我们将要度过第18个国际迁徙者日。
我们为了理想奔波迁徙,很多其他生物也是一样,它们也有着自己波澜壮阔的迁徙盛举,那么,它们的迁徙又是为了寻找些什么呢。
迁徙,只为了生存。所谓迁徙,简而言之就是从一处搬到另一处,泛指某种生物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很多生物为什么不安于待在一个地方,而选择长途跋涉呢?生物的迁徙皆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压力导致的,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选择。冬天来临,气候骤降,没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而它们又没有其他办法,比如冬眠,于是只好选择逃离,待到山花烂漫,气候回暖时再迁回来。所以,生物迁徙便是为了寻找更加适合生存的环境,或是充足的食物,或是舒适的气候,或是利于繁殖的条件。
纳维亚半岛上万驯鹿迁徙大雁迁徙
确定迁徙路线,生物自有妙招。迁徙的定义里有一条很重要的注解,即所谓迁徙是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随遇而安,而是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对于生物如何确定它们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了好奇。我们旅行时会带着地图或指南针帮我们辨别方向,而迁徙的动物可没有这样先进的设备,但是它们却从不会迷路,它们的奥秘是什么呢?科学家认为,迁徙生物都有其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最近还有研究认为动物可以感受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很多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候鸟是一种典型的代表,候鸟在长距离迁徙时,大脑能记录下每一个特殊地点的磁场特征,将它们之间的距离、方向信息组合在一起,绘制了一张精准的“地图”,据此找到到达各个目的地的飞行路线。地球磁场的理论要求生物在过往的迁徙经历中进行学习,从而为下一次的迁徙积累经验,比如年轻的候鸟在有经验的候鸟的带领下飞过很多地方,记录下属于自己的地图,下一次便可以带领其他候鸟飞往迁徙地。然而有趣的是,有科学家发现即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途进行迁徙,也就是说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了它们,它们生来便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关于生物如何确定迁徙路线,科学家仍然在孜孜以求,期待他们给我们讲更精彩的故事。
气候变化影响生物迁徙。气候条件的改变,是驱动生物迁徙的根本原因。而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平均气温升高了0.4-0.8℃。这会如何影响生物的迁徙呢?很多动物之所以选择迁徙是为了逃离冬天的寒冷,温度升高对它们似乎是有利的。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模拟,发现气候变化短期内确实可以增加黑脸琵鹭的越冬区,然而到2080年,3个最适宜黑脸琵鹭的越冬区可能严重缩减,它们只能选择移动越冬区。然而,越冬区并非是想移动便移动那么简单的,很多地理屏障会阻碍生物的迁移,导致它们无路可走。比如那些生存具有限制性的海域生物,像生存在珊瑚礁三角区的生物,很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还有另一种情况,那便是生物更需要的是较低的温度,比如鱼类。气候变化影响海水的温度,很多鱼类选择逃离赤道附近的热水域,向更冷的水域移动。由于气候变化,北美水域中超过70%的海洋物种的栖息地发生了变化。更骇人的是,科学家通过分析,发现如果不阻止气候变化,34%的动物,57%的植物,将失去一半甚至更多的生存区。地球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共同守护这方天地,保护我们的环境,阻止气候的恶化,和花草鱼虫共享这个美丽的地球。
黑脸琵鹭海洋鱼类的迁徙
科学家说,迁徙是生物对恶劣环境的集体逃离,是对生存压力的妥协,是不可不做的选择。然而,对这些迁徙者来说,行万里迢迢之路,看不一样的风景,或许也是在找寻他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吧。
参考文献:
Burrows, Michael T, Schoeman, David S, Buckley, Lanren B. et al., The Pace of Shifting Climate in Marin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2011
胡军华,胡慧建,蒋志刚. 气候变化对濒危迁徙鸟类越冬栖息地的影响,2011
朱晓璐,王江云. 地磁场与生物的磁感应现象,2013
Sitienei A J. 梅鲁国家公园及周边地区的人—象冲突:大象迁徙模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2014
James Badham, Climate Change is Going to Reshuffle Ocean Animals,2015
蒋文明,宋建德,黄保续. 近期全球H5N8亚型禽流感疫情分析,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