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演替制图评价生态恢复工程效益研究取得进展

2013-06-18 科技处      】

  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环境容量低,自我修复能力弱,对外界干扰敏感等特性。1950-1980年,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的不断消失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退化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西南喀斯特区域开始实施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这些生态工程植被恢复的成效急需有效的监测和评价。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区域景观生态课题组博士研究生祁向坤在王克林研究员的指导下,利用环境遥感卫星Landsat-TM5影像,对桂西北植被演替阶段(草地、草灌、灌丛、乔灌、乔木林)进行了划分进而监测植物群落变化。结果表明,结合归一化湿度指数和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NF)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喀斯特区域剧烈起伏的地貌对地物光谱反射的影响,降低了地形效应对植被演替阶段划分的影响,演替分类精度较常规方法提高了20%左右。三期植被演替情况(1990年,2004年和2011年)对比表明,在21年间研究区的植被群落以正向演替为主,占优势的植被群落从初期演替阶段(草丛和草灌)变为中后期演替阶段(乔灌和乔木)。景观斑块特征也显示植被群落受到外界的人为干扰逐步减小。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生态移民等工程的实施能有效减少植被砍伐、放牧、坡耕等活动,有利于植被群落的恢复。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相关研究成果以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in a karst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assessed using vegetation succession mapping为题,在国际生态科学期刊Ecological Engineering发表(DOI: 10.1016/j.ecoleng.2013.01.002)。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