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镉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2013-07-31 黄道友      】

  7月29日,湖南省科技厅在长沙组织召开了由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稻米镉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成果鉴定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以及来自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省环保厅等单位的专家出席鉴定会。农业部生态资源总站常务副站长高尚宾、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黄其萍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南省财政厅农业处和农业厅计财处、科教处主要领导以及项目完成单位30多位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由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示范”项目首席科学家、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徐应明研究员任组长的专家组在听取项目研究工作汇报,审查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疑和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目针对湖南稻米重金属镉污染问题,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湖南水稻产地环境实际,开展了稻米镉污染控制技术筛选、研发、集成与示范,构建了具有湖南特色的稻米镉污染控制技术方法和实用模式,对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指导和推进湖南乃至全国稻米镉污染防控等均有重要意义。成果总体居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的主要技术成果包括:研究明确了湖南省典型区域镉污染稻田的分布特征和土壤镉污染的垂直分布特点,为有效控制稻米镉污染提供了依据;筛选出一批(如湘早籼32号、湘早籼24号、湘晚籼12号和湘晚籼13号等)低积累镉的稳定型水稻品种,阐明了镉在水稻植株体内的分布与积累特征,为控制稻米镉污染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了污染稻田镉形态变化的特点,构建了以镉低积累型品种、田间水肥优化管理、土壤重金属钝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稻米镉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即 “低镉品种(variety)+合理灌溉(irrigation)+调节酸度(pH)+辅助措施(n)”(VIP与VIP+n技术模式),可使米镉为0.2~0.4mg/kg农田(pH<6.5)中稻米镉含量降低到国家食品卫生质量标准(0.2mg/kg)以下;开发出了1种可有效降低稻米镉含量的功能型专用复混肥、1种稻田专用型的土壤重金属复合钝化剂等授权专利产品。该项技术成果已在湖南长沙、湘阴、桃江、衡东等地进行了应用和示范,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稻米镉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鉴定会现场

袁隆平院士在鉴定会上发言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