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2017年度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出席会议并颁奖。此次颁奖,共颁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和授奖项目(团队)211项。211项包括:自然科学奖项目41项,技术发明奖项目1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2个,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154项。同时,颁发湖南省专利奖50项,专利奖一等奖7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获颁杰出贡献奖。印遇龙研发的高效环保安全猪饲料生产技术,已在全国100多家大型企业应用,产品辐射到全国30多个省市和全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围绕湖南省生猪产业,在提高饲料有效吸收率和猪肉品质,减少养殖废弃物排放等多方面取得系列重大成果,为湖南乃至全国生猪产业和粮食战略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从湖南省此次的获奖科技项目构成看,主要呈现几大特点:
第一,高度突出基础研究创新的原动力作用。获颁的9项自然奖一等奖项目中,7项为应用基础研究,着力于服务相关行业后续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如,“典型重金属污染物解毒去除方法及机理”项目,建立了典型重金属污染物解毒去除的基础理论,开发了成套工程技术及设备,为湖南省污染防治、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中,更强化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牵头或产学研合作完成的项目共计120项,占比75.9%,比2016年度提高6.1%;
第三,一等奖项目含“金”量高。共获发明专利273项,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9个。其中,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石化、工程建设技术等项目,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观,在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185.9亿元,新增利润28.2亿元;
第四,获奖项目评选导向上,还积极突出“民生”。如,“孤立性大肝癌理论创新与外科治疗关键技术”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肝癌新分型,建立了完整的外科治疗关键技术,成果在数十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食源致病菌压电检测机理研究”项目,为食品安全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保障”转变提供了可行路径;“绿色竹质功能材料节能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柑橘副产物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助力湖南省竹材、柑橘等大宗优势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充分利用,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有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
第五,获奖项目完成人上,呈现出“年轻化”特点。三大奖通用项目中,45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共68人,占比34.2%。全部一等奖项目中,45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10人,占34.5%,比上年度提高12%。中青年科研人员正逐步成为湖南省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