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中国科学家们用科学报国,以科技助力民族复兴伟大使命,彰显了对国家的赤子之情。我们来认识当中的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印遇龙被人称为“养猪院士”,围绕“如何养好一头猪”,印遇龙和团队进行不断探索,这也是科学家对猪的营养密码不断破译的过程。40年来,印遇龙院士带领团队,推动着我国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不断升级发展,为中国生猪产业和粮食战略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双球鞋,一辆自行车,这是印遇龙院士工作时的标配,印遇龙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位于湖南长沙,1978年,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印遇龙就是在这里,与生猪养殖结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印遇龙:我是家里来自农村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都有养猪的习惯,比方说过去的繁体字,这个家字就是一个猪,有猪才有家。我们研究养猪,有很深的科学道理。
小时候干农活,帮助家人养猪的经历,让印遇龙对中国传统的、粗放的生猪养殖方法印象深刻。
1986年和1994年,印遇龙先后两次前往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学习和工作,留学归来,印遇龙带回来的除了国际视野,还有自费购买的价值1万多美元的化学试剂和手术器械。
印遇龙:我们传统的养猪,大概是吃4公斤饲料才长1公斤的猪肉,国外的养猪业比我们国内的生产效率那是高了一倍,那要省多少钱?那要省多少粮食?这里面就是科学了。
为了提高生猪养殖效率,实现“让猪吃下去的东西全部变成肉”的梦想,就需要破译猪的营养密码,印遇龙和课题组成员一起,提出研究“猪饲料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回肠末端消化率测定新技术”。
没有猪笼自己做,没有猪崽自己抓。印遇龙从养猪、称猪到打点猪饲料,全部亲自动手。几万公斤的饲料、猪粪猪尿,都是靠印遇龙与团队一起托运收集。研究猪的营养物质代谢情况,印遇龙和团队一天到晚都要守着猪取样,每天房子里都会传来猪的号叫声以及工作人员来回赶猪的脚步声。
印遇龙:我们烘干猪粪的时候,很大的气味,门和窗户都是关着的,在外面的走廊里面都能闻得到。所里一位领导,他一看我们这个课题组的人,还有一些学生,都在里面处理样品,实验室里面的臭味更加大,后来他也给我们所里的职工解释,所以我们这些工作也得到了我们研究所从上到下的支持。作为科学家来讲,最重要的是要获得科研数据,所以吃点苦累或者脏那都是无所畏惧的。
就这样,印遇龙团队率先对中国40多种单一猪饲料原料和18种混合日粮中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进行了系统测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生长猪有效氨基酸的需要量。这些研究成果被收入中国饲料库,在行业内广泛应用。
印遇龙:现在我们国内也可以做到2.5(吃2.5公斤饲料长1公斤猪肉),或者2.8(吃2.8公斤饲料长1公斤猪肉),国外是2.4(吃2.4公斤饲料长1公斤猪肉),通过我们动物营养专业的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养猪的水平达到了国外的先进水平。
概括印遇龙的研究脉络,那就是:如何让猪长得快?如何让“放心肉”上餐桌?如何实现生态养殖?这是中国走过猪肉短缺阶段后,顺应市场对品质和环保需求的必然过程,更是一个科学家对猪的营养密码不断破译的艰难过程。
为了让老百姓吃到好吃又健康的猪肉,印遇龙带领团队不断探索。
价格昂贵的L-精氨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代谢和营养作用。印遇龙以味精为原料合成出了价格仅为精氨酸十分之一的精氨酸生素,在猪体内能生成精氨酸,并且没有抗生素和兴奋剂残留。
如今,印遇龙的养猪科学征服了世界,论文被多次引用,入选汤森路透2014年和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中国引文桂冠奖,成为中国农业领域唯一获奖者。
下一步,印遇龙准备借鉴传统放牧过程中采食药用植物的经验,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改善猪肉品质。
印遇龙:我们养猪一年的总产值有1.7万亿,是很大的一个产业,所以(研究养猪)是一个行业的需求,从事科研研究,要根据国家的需求,社会的需求,选择一些课题,一些科学问题,来凝练自己的科研方向,这样才能够做出有价值的成果。
【新闻链接】“科学养猪”支撑国人肉食需求
猪一直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来源。据统计,现在中国一年要生产和消费5亿头猪,每个中国人平均一年要消费掉近40公斤的猪肉,如此大的消耗量,需要“科学养猪”提供支撑。“科学养猪”,是一个从猪嘴巴到猪屁股的全程管控过程,科学家从提高动物营养的有效吸收率做起,动物营养的有效吸收率提高了,饲料用得就少了,动物的粪便排放也就少了,这是缓解粮食战略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最基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