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我国西南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从199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走进环江县,扎根在这里,摸索出的一套“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生态扶贫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肯福模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王克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把中国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科技扶贫成功的经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喀斯特地区推广。促进‘一带一路’喀斯特地区的人地矛盾的缓解,助力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球‘一带一路’地区得到实现。”
中国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科院科研人员探索的生态移民模式叫“肯福模式”,您能否介绍一下这种模式,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生态移民?
王克林:“肯福模式”背景是1994年国家部署实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当时选择西南喀斯特地区进行生态移民,为什么要这样做?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受生态环境约束的贫困地区,由于过度的农业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石漠化。这些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石山区,靠种植玉米为生,由于种植玉米扰动土壤,造成严重的石漠化,一年不如一年,石漠化的土地生产力非常低下,种植玉米三五百斤的收入,不能养活农民,农民温饱问题无法解决。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人口的高强度压力迫使要调整人地关系。在这个地区同时有大量的土山地区还没有开发,国家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把大石山区的贫困人口迁移到土山地区开发。我们就把大石山区人均耕地不足三分地的地方移出来人,移到土山地区,环江县总共移民了8万多人,其中外县移民6万多人,本县移民2万。
土山地区水资源条件比较好,我们通过科学设计,引导他们以种植果树为主,从顺坡种植变成等高梯土。通过等高梯土种植椪柑等水果产业设计,他们原来在大石山区种植玉米收入非常低下,到了肯福移民示范区以后,以种植水果为主,人均一般有2亩左右的果园,1亩果园一年收入七八千元,2亩果园就有2万多元的收入。五六年之后,就形成了水果为主的支柱产业。
“肯福模式”主要是采取了等高梯土这样的种植方式。在种植果园的过程中保持了水土,避免了进一步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发生,是长期可持续的。肯福模式当时迁徙出来的人100%都留下来,没有一人回流到原来的大石山区。现在这个地方楼房有了,汽车也有了,人们的收入一年平均达到了近2万多元,这个模式的意义就在于调整人地关系,把原来大石山区紧张的人地关系在土山地区得到缓解,一方面让少部分留下的人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可以就地致富,另外开发了土山地区原来没有开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高效、水果为主的长远支柱产业,这是调整人地关系、缓解贫困地区人地矛盾的措施,这个模式在环江县肯福推广成功之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这召开了全区的易地扶贫开发现场会议,在河池市推广了生态移民10万,在广西全区推广了生态移民50万,现在全国生态移民工程1000万人都是从肯福模式的试点开始,推向了全国。
生态移民在全世界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做得比较多的是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从内岛向外岛,也搬迁了1000多万人,最后800多万人都回迁了,就是由于破坏环境,造成环境的恶化。迁徙到新区开发的人生活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他们的计划是不成功的。联合国为什么把“肯福模式”作为向世界推广的模式?就是由于我们的这个模式考虑了采用等高梯土的办法,建设了果园,保证了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产业。所以,它能在本地成为可复制的模式,在河池市推广,在广西全区乃至全国进行推广,成为扶贫工程中重大的易地开发工程。
中国网:您们团队来到这里帮助村民脱贫,如何体现精准扶贫?
王克林:我们是1994年来环江县进行科技扶贫的。中科院的科技扶贫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门和行业的扶贫,其他部门的扶贫很多是给一些经费,修一修路,提供一些种苗,建一个学校。中科院做科技扶贫要研究科技扶贫中的规律,研究自然环境制约的问题,要研究扶贫产业的生态环境效应,针对这个区域的环境障碍问题来治理环境,建立生态恢复衍生的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我们通过建立野外站的方式进行科技扶贫,希望形成一个跟贫困地区长期合作的方式,这也体现了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不光是建档立卡,体现在数字上。更重要的是针对每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问题,针对农民落后的社会经济根源,研究它的障碍因素,消减这些障碍因素。中科院决定在这儿建一个野外站,形成一个研究机构,这样长期持续地研究贫困问题,这是我们建环江站的目的。在建环江站的过程中,通过26年来的努力,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比如说这个地方原来石漠化问题很严重,祖祖辈辈靠种植玉米为生。扰动土壤,造成土壤垂直漏失,养分丢失,造成严重的荒漠化,所以种植玉米对解决温饱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它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加重、石漠化的严重,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我们来了之后通过研究发现,种植玉米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还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我们就提出解决玉米的替代方式是什么?玉米要扰动土壤,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土壤是地下垂直漏失的,扰动土壤之后漏失会加快,所以我们通过研究之后,决定寻找一种保护性种植的模式,保护性种植就是不扰动土壤,我们当时发现农民种植少量的牧草,牧草产量很高,一亩地一年可以养一头牛。有了牛之后就有了粪便,粪便可以做沼气,可以保护生态林和水源林。
种植牧草之后,由于不耕种扰动土壤,还可以形成一种生物结皮,苔藓类的,固氮、固碳、固定养分,涵养水源。另外,增加土壤中二氧化碳可以加速岩石风化过程。种植牧草之后,农民的收入提高了10倍,原来种植玉米收入四五百元,现在养一头牛五六千元,他的收入就提高了,一户养两头牛就可以脱贫。养了牛之后,有了粪便,有了沼气之后,改善了农村能源,就不再砍伐生态林,破坏水源林了,生态就得以保护下来。
通过我们的研究表明,野外站的建设,帮助农民用牧草来替代玉米,是一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原来高10倍,收入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提高了,而且是可以长期可持续的项目。
另外,原来我们石漠化治理的项目都要修建等高梯土,由于我们发现喀斯特土壤是地下漏失为主的,不是顺坡流失,这个地方的石漠化治理不需要修等高梯土,通过保护性种植,通过近自然的林业是可以治理石漠化,把石漠化治理成山清水秀的绿水青山,通过把生态治理恢复的成果转变成特色产业,衍生生态产业,促进农民致富。
现在环江县的种草养畜,每年出栏肉牛大约有5万多头,这5万多头牛可以解决7万多人脱贫致富问题,这些都是基于我们野外站长期研究结果,为农民提供的一些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思路。
中国网:“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在这一方面,我们科技工作者做了哪些工作?中科院环江站的建立对扶贫有哪些帮助?
王克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其实我们在环江的工作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思路。野外站在长期扶贫过程中,不光为农民提供了种草养畜,种植山豆根这些高效的经济农作物。同时,也为区域发展提供一些决策支撑,例如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支持了木论保护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环江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品牌的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今后可以从农业转向旅游。
第二,我们通过环江森林植被覆盖的提高,支撑环江成为广西第一个全国碳交易试点县,每年有三四千万元的碳交易收入。
另外,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环江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是对西部生态脆弱地区,通过生态治理,让环境好转之后国家给予环境补偿,每年接近1亿元,通过碳交易,通过生态功能区试点,每年财政转移支付就超过1.3亿元。这个收入相当于环江县财政收入的1/3,在这个过程中,环江提出来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把生态优势作为自己最大的优势来做。在生态保护过程中,我们通过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使我们的水质得到提升。现在开发的木论思泉,就是自然保护区旁边山林里面的水,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水质非常好,一瓶300多毫升的矿泉水卖3.5元,成为县里重要的支柱产业。
中国网:您认为,环江的实践对全球喀斯特地区减贫工作的样本意义在哪儿?
王克林:喀斯特在全世界也有很大面积的分布。全世界的分布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面积的15%。在欧洲的地中海地区、在北美的南部地区、在伊朗的中亚地区都有很大的分布。喀斯特地区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问题,与北美、地中海相比,他们国家的喀斯特地区,没有巨大的人口压力,没有高强度的人口活动,人地矛盾非常舒缓,主要是高山、旅游和保护的问题。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喀斯特地区问题,包括伊朗为主的干旱半干旱喀斯特地区,有巨大的人口压力,有高强度的农业活动,造成了严重的退化,这种问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主要是保护的问题,保护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既要绿水青山,又要发展,在石漠化过程中如何治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中国的科学家,我们环江站的研究为世界提供了范例。我们研究所对于喀斯特生态的研究,SCI论文已经占了全球的20%,。这块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东亚季风气候下,在干旱半干旱气候下的喀斯特地区,人地矛盾比较紧张,这个地区的人地矛盾冲突非常严重,所以高强度的农业耕种活动是造成石漠化、环境退化的主要压力,在这个地方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个地方地质背景制约的脆弱生态环境,不适合过多人口压力,不适合很多的人口居住,也不适合高强度的农业耕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提出通过中国的城镇化来缓解过多的人口压力。第二是劳务输出,把年轻人送到沿海地区打工,很大一部分就不回来了,城镇化、劳务输出缓解了一部分人口压力。我们前面提到了,“肯福模式”通过生态移民到土山地区开发缓解人口压力,留下来的就要做保护性种植和近自然的林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果人地矛盾得到缓解,人均可开发的资源多了以后,就不用高强度开发了。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不适合居住很多的人口,不适合高强度的农业耕种活动。要通过城镇化和劳务输出,来缓解人口压力,让它得到休养生息,通过就地的生态修复,像保护性种植,像近自然的林业,这个活动不仅对中国好,对越南、印度尼西亚这些东南亚国家,对伊朗这样的国家也都有借鉴意义。我们目前正在承担国家基金委的重点基金项目、中科院的国际合作项目,希望把中国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经验、科技扶贫成功的经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喀斯特地区推广。促进“一带一路”喀斯特地区的人地矛盾的缓解,助力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球“一带一路”地区得到实现。
延伸阅读:环江县脱贫摘帽毛南族整族脱贫
202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实现了整族脱贫。
毛南族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环江县是毛南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国70%的毛南族集中居住在环江县,全县有72个毛南族聚居村、6.45万毛南族人口。2015年底,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66万人,其中毛南族1.47万人。
环江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一直是广西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县上下攻坚克难,全力以赴,2016—2019年,环江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脱贫6.59万人,毛南族减贫14152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9.56%降到2019年底的1.48%,实现了环江县脱贫摘帽和毛南族整族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