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中科院科技扶贫:因地制宜“开药方”精准实施“拔穷根”

2020-11-03      】

  在广西环江,科研成果应用让当地实现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农户增收脱贫的双赢;在贵州水城,依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助力,推动当地玄武岩资源“点石成金”,特色猕猴桃、食用菌和小刺梨、小黄姜发展成为大产业……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在科技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综合优势,因地制宜“开药方”、精准实施“拔穷根”,通过持续多年科技攻关、成果应用和示范推广,包括环江、水城在内,由中科院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均已顺利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生态移民打造“肯福模式”

  1993年,中科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签订“广西石山地区开发治理研究合作协议”,翌年8月,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就组织30多人的科技队伍来到广西深山中的深度贫困县、也是唯一毛南族自治县的环江县,持续开展喀斯特区“生态移民-科技扶贫-石漠化治理-特色产业发展试验”示范工作。

  被当地毛南族乡亲们亲切称为“真扶贫”的曾馥平研究员,是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最早来环江开展科技扶贫的科研人员之一,他1998年起还挂职环江副县长至今,全程参与科技扶贫研究攻关和示范推广,全身心投入推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工作。

  曾馥平介绍说,针对环江县大石山区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和资源匮乏等问题,中科院1995年提出环境移民和异地科技扶贫的设想,并和当地政府共同选择在环江县城北3公里处的肯福建立异地移民的科技扶贫开发示范区,通过研究移民环境容量,编制综合开发建设规划,重点进行技术产业培植与强化关键技术攻关、配套技术集成,为喀斯特地区提供异地扶贫开发示范样板与技术辐射源。

  同时,根据当地生态系统特点,合理配置各项用地,避免了以往移民过程中出现的因不合理开垦产生的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再度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现象。

  环江县的生态移民从大石山区迁出97户520人到肯福示范区安置,谭建华便是当年最早搬出的村民之一,正在家中一楼忙着收拾一袋袋红心柚子准备装箱销售的他回忆,没有迁出来之前,家里穷得“早饭吃了不知晚饭在哪里”,现在,每年的柚子收入就有5万元,日子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了。

  环江县原人大副主任、当年动员移民并带头率领全家搬到肯福的谭继荣说,中科院在示范区规划“山顶林、山中果、山脚粮”布局,形成了红心柚、砂糖橘、沃柑特色果林及种桑养蚕、甘蔗、畜禽、蔬菜等支柱产业,并建立“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真正让移居村民“进得来、住得下、富得起”。

  如今,肯福生态移民示范区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4460元,超过环江全县和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这一富有科技含金量的扶贫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在实地考察后誉为“肯福模式”,也为中国其他贫困地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环境移民提供了宝贵经验。

  “种草养牛”促生态与经济双赢

  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环江大石山区,通过“肯福模式”的生态移民虽然解决了部分贫困农户的“燃眉之急”,但如何帮扶没有搬迁依然留在山里的农户脱贫也是迫在眉睫。

  为此,基于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持续多年的喀斯特生态功能研究成果,科技扶贫专家因地制宜提出“种草养牛”的保护性发展模式,立足当地特产“环江菜牛”发展需求,引导农民不再种植加剧侵蚀土壤的玉米,改为构建木本饲料植物群落,种植优质牧草,大力发展肉牛圈养。

  “种草养牛”模式一方面形成喀斯特农牧复合生态系统,大大减轻了垦殖活动对坡耕地的破坏,另一方面,草食畜牧业成为农民新增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今,经过科研人员努力示范和推广,“种草养牛”模式已在环江喀斯特地区实现生态恢复重建与经济发展脱贫增收的双赢。

  曾馥平说,牧草是多年生植物,不用翻耕,只在种植时翻耕一次,大大减少了土地扰动;利用牧草养牛、卖牛能增加农民收入,牛粪可用作有机肥和生产沼气,是一举多得。在环江县应用示范区,当地“种草养牛”农户年收入已从过去每年500-600元,提高到现在每年7000-8000多元。

  在“种草养牛”基础上,科研人员又陆续研究推出“种桑养蚕”、种植生态高值中草药等“近自然的农林牧复合系统与保护性发展模式”。

  在环江县古周-下塘示范区,中科院构建了草-畜-沼-湿地-林循环利用模式,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至2019年,示范区植被覆盖率提高40%左右,达到90%,土壤侵蚀模数下降30%左右,土壤碳储量增加21%,农民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36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2180元。

  谈起来环江已开展26年科技扶贫工作的经验时,曾馥平说他最大的感受是通过科技手段最大程度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双赢——既有利于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又能推动当地农户增收发展经济。他透露,中科院在环江的科技扶贫工作,已被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林业局作为重要的科技扶贫和石漠化治理示范样板,在广西多个市县广泛应用,并推广到贵州、云南等地。

  科技扶贫“兵团”合力推进脱贫

  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在广西环江担纲科技扶贫先锋的模式不同,在600多公里外的贵州水城,中科院协调13个院属机构组成科技扶贫“兵团”,合力推进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

  据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水城扶贫工作队介绍,2017年3月,科技扶贫“兵团”38位专家在水城经过3个多月走村入户,深入调查当地资源禀赋和农村产业发展,并与贫困户、脱贫户和水城县各级干部访谈座谈,编制完成20多万字《中科院科技支撑水城县乡镇精准扶贫建议报告》。该报告通过精准剖析水城县及各乡镇贫困状况、致贫因素、产业发展瓶颈,提出科技支撑精准扶贫的全方位建议,为中科院在水城开展精准扶贫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3年来,中科院科技扶贫“兵团”结合水城县特色产业发展等实际需求,组织实施精准科技扶项目13个,具体包括“刺梨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小黄姜产业关键技术应用示范”“饮品饮料关键技术应用示范”“集水高效利用工程示范”“水城县玄武岩纤维产业原料本地化”“助推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药食同源植物人工繁殖与规范化栽培”“马铃薯种植新技术应用示范”“黑叶猴旅游科普环保教育基地与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水城经济林业-草牧业耦合科技示范”“水城县生态渔业扶贫模式示范推广”“山地特色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应用示范”“构建教育扶贫新模式”。

  通过这13个精准科技扶项目持续实施和一大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科院科技扶贫在水城县形成可持续发展长效模式,实现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中科院精准高效的科技扶贫工作,为水城县脱贫攻坚做出巨大贡献,2020年1月,水城县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脱贫做到“不落一户不少一人”,消除了绝对贫困。

  对于科技扶贫带来的变化,水城县蟠龙镇院坝村村民杨朝伦深有体会,他说,村里种土豆传统上每亩最多能产2000斤,中科院微生物来村里帮扶提供种、肥和技术指导后,他家试种的3亩土豆产量达1万多斤,收入翻了一番,明年计划要扩种到10亩。

  在水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龙挺看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科院的科技扶贫工作为当地脱贫摘帽发挥出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奠定作用。他说,在水城县发展山地特色产业带动百姓脱贫过程中,中科院科研团队提供科技支撑,建立应用示范平台,现场开展技术培训,及时解决遇到问题,“最重要的是帮助谋划全产业链发展,给当地信心”。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水城扶贫队队长夏勇研究员表示,看到科技成果实实在在帮助到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科技扶贫团队也有着比发论文更大的成就感。脱贫之后就是乡村振兴,“我们希望继续发挥科技力量,让乡村更美、产业更持续、农民更富有”。

  科技助力小果蔬发展成大产业

  在中科院对水城县实施的13个精准科技扶项目中,科研团队助力猕猴桃、刺梨、小黄姜、食用菌等当地特色的小小果蔬,做大做强为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产业最富代表性。

  近年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技术服务团队为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及人员培训、优良品种引入、技术规范建立与应用、品牌战略咨询和服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撑,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助推全县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如今,猕猴桃已成为水城县的“小康果”“创业果”和“生态果”,成为当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产业。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通过水城种植区土壤调查和地理环境研究,筛选出刺梨优良品种,提出刺梨套作技术方案,并通过开展示范种植、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等,为推动当地小小刺梨做成大产业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实现精准扶贫与生态建设双赢。到2019年,水城全县种植面积达40万亩,已形成百里刺梨产业带,覆盖农户近4万户逾16万人,其中贫困户人口约占全县总贫困人口的1/4,农户累计直接受益1.3亿元。

  水城小黄姜是贵州省三大生姜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之一,其个头小、姜味浓、姜辣素含量高,是食品深加工优质原料、高档优质调味品蔬菜和优质中药材原料,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中科院科技扶贫团队通过优选姜种、施足底肥、用好种肥、科学追肥、合理密植及适度套种、高海拔地膜覆盖等先进栽培技术和理念,在水城县推动小黄姜先进栽培技术、小黄姜初加工技术支撑保障及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成果应用示范,目前已培训示范种植200多亩,推广4000多亩,小黄姜增产增收带动当地脱贫致富效果明显。

  在山地特色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应用示范方面,2017至2018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项目组通过现场培训,在水城县蟠龙镇院坝村示范云茸“玉米地-食用菌轮作”模式20余亩,还在该村采取原生态方式示范种植培育高级食用菌松露,既保护生态又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2019年,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与水城县签署《水城县食用菌产业科技合作协议》,建立水城县食用菌专家工作站、食用菌中试基地、食用菌实训基地,为水城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

  此外,水城县拥有丰富的玄武岩矿石资源,当地政府经调研后将发展玄武岩纤维材料作为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中科院也为其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推动科技力量“点石成金”,为水城县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中科院一直强调在定点扶贫中把教育扶贫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构建教育扶贫新模式,不断完善教育扶贫培训基地相关设施,并邀请专家为当地老百姓和学生开展科普讲座、教育培训和相关活动,强化教育扶贫,巩固脱贫成果。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表示,作为科技扶贫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中科院充分利用全院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坚持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典型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增产增收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坚持科技发展与生产需要相结合,在贫困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经过不懈努力,中科院对口帮扶的4个贫困县都已成功摘帽。

  他为最新一期《中国科学院院刊》的“科技扶贫”专刊作序说,未来,巩固脱贫成效和推动乡村振兴的任务依然繁重。中科院将再接再厉,继续奋斗,筑牢脱贫根基,让当地人民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原载于《中国新闻网》2020年11月01日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