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养猪院士”印遇龙:让老百姓吃到好吃又安全营养的猪肉

2022-05-26      】

  【院士名片】

  印遇龙,动物营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兼任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分会理事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业战略联盟理事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芳香健康产业分会和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名誉理事长。长期从事猪营养代谢与调控的研究,创建了猪生态养殖技术体系,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从2011年以来,一直是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前H指数高达88(H-index in Google Scholar),总被引40343次,Animal Nutrition 杂志主编。

  【菜单】

  红烧肉、咕咾肉、梅菜扣肉、鱼香肉丝、回锅肉、小酥肉、东坡肘子、猪头肉……猪肉菜谱长长长,撑得住场面、镇得住吃货。

  【正文】

  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初次见到印遇龙院士,他身材适中,面色红润,声如洪钟,精神矍铄,很难相信眼前之人已年过花甲。

  将近四十年来,他始终琢磨一件事——如何养好一头猪。因此,他被外界亲切称为“养猪院士”。

  生猪种业“中国芯”

  “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猪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从甲骨文字“家”字的刻画上来看,“豕”字就是一只猪,“家”就是一个房子里有一头猪,可以说“无猪不成家”。同时,猪肉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食品,一年至少要吃掉6亿头猪。

  近几年,我国生猪种质资源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在印遇龙看来,中国本土猪种质资源保护和进一步选育是当代人的重要使命。“我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猪种保存下来并充分利用,这是历史使命。”

  印遇龙介绍,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完成了从“引进吸收、改良提升”向“自主选育、创新追赶”的转变,步入了自主创新的新时期。

  种猪生产性能不断提高,企业育种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在育种技术方面,基本能够与国际水平“并跑”,部分领域领先国际。

  我国有76个地方猪品种,占世界猪品种总数的34 %,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猪种质资源。

  在华中、华南地区,地方猪品种尤为丰富,各品种具有独特的种质特性,种猪供给立足国内是有保障的。但是,在种猪生产性能方面,我国培育的大部分猪种仍落后于育种发达国家。

  目前,制约我国生猪品种改良有多种原因:如养猪企业多,真正做育种的少,加上长期以来有“重引种、轻选育”的思想,育种新技术应用滞后,造成我国研发和育种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大。

  另外,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利用地方品种资源生产的猪肉占比低。而且,我国对地方猪种的利用缺乏整体规划,地方猪种在生猪产业中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地方猪种利用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明确目标。

  谈到地方猪种质创新必要性时,印遇龙说,我国种质优良的地方猪,是保障优质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开展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优化利用,形势紧迫、意义重大;我国地方猪种有肉质优良、抗逆性强等优点,但也普遍存在生长慢、瘦肉率和饲料转换率低等劣势,地方猪有效保护和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由“量”向“质”转变,培育含中国地方猪血统的猪新品种,生产优质猪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培育一个猪新品种至少需要基础群纯种母猪600头以上,需要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湘村黑猪是以湖南地方品种湘西黑猪类群之一的桃源黑猪为母本,杜洛克猪为父本,经群体继代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于2012年7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新品种。

  目前,湘村黑猪产业已拥有1个原种场、3个核心育种场、8个扩繁场、10多个示范推广基地。与此同时,配套建设了肉制品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动物保健品厂、沼气能源工厂和销售运营中心等20多个生产或经营单元,真正实现了新品种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助推了地方猪育种创新工作。

  在中国工程院、云南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印遇龙团队在云南省澜沧县以当地品种滇南小耳猪为主要育种素材,计划从10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再利用最优杂交组合的后代经横交固定、闭锁繁育和继代选育,培育出受当地群众喜爱、适应当地饲养条件,具有耐粗饲、肉质细嫩有风味、抗病力强、繁殖性能高、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新品种—澜沧黑猪。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百姓吃上“放心肉”

  抗生素、瘦肉精,一度让中国市场上“放心肉”稀缺。印遇龙带领团队迎难而上。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印遇龙就尝试将中医药应用于养殖,根据“医食同源”的理论,在畜牧业中,将中草药或植物提取物应用在饲料当中,可以替代抗生素,使动物的免疫力得到提高,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实现无抗养殖。

  历经多年攻坚克难,印遇龙团队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功能性氨基酸促进仔猪生长的机制,并和企业研制了具有抗生素和激素功能的药用植物营养调控剂,抗生素的临床用量明显下降。为了推动无抗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019年3月20日印遇龙牵头,联合各大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饲料及养殖企业饲料技术总监,在湖南长沙召开了一场“饲料替抗标准制定启动会议”。基于印遇龙团队长期的研究成果,正在组织全国知名专家编写《无抗养殖指南》专著。

  在提高地方猪瘦肉率方面,印遇龙团队成果不菲。

  按照宁乡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团队精准配制宁乡猪饲料,通过研究母子一体化、地方猪肠道微生物营养、地方猪低蛋白日粮和氨基酸需要量、植物提取物等营养调控研究,提高宁乡猪瘦肉率、降低料肉比和脂肪沉积。

  沙子岭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其肌肉组织营养物质发生动态变化的特点,团队联合利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等组学技术,发现沙子岭猪肌肉组织特性发生显著变化的关键代谢物是谷氨酸,将谷氨酸在沙子岭猪肌肉生长关键窗口期加入到其饲料中,可提高沙子岭猪眼肌面积和瘦肉率、降低其腹脂重和脂肪率,保证沙子岭猪饲养过程中营养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改善沙子岭猪胴体组成、提高其生产效益的目的。在栏舍设计方面,团队根据宁乡猪的生长特点,结合现代猪舍环境控制最新技术成果,在猪舍中加入了空气除臭系统、自动化饲喂系统、保育猪智能饲喂系统等智能设备,成功设计和建设了环境好、零排放、智能化、低能耗的宁乡猪猪舍。

  湖南楚沩香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曾青华说:印遇龙团队为宁乡花猪量身定制了“秘方饲料”,从前吃4.5斤饲料只长1斤毛重,现在吃3.5斤就能长1斤毛重,还用更便宜的非粮饲草部分替换了豆粕、玉米,一头猪的“伙食费”省了数百元,每头宁乡猪可节省总的净能约82.04焦耳,总的饲粮约8.63千克,料肉比降低约6%,利润增加300元/头。按1度电等于3.6焦耳来计算,相当于可节约22.79度电,因此,提升地方猪的瘦肉率对提高生产效率、环保减排均有重要意义。今年,养殖大户易文兵养了约500头宁乡花猪。他信心满满地说:“每一头比普通白猪至少多赚200块钱。”去年,宁乡花猪出栏量超过32万头,有近10万人从事相关产业,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30亿元。

  生命科学“度量衡”

  在乔治-奥威尔的经典小说《动物庄园》中,猪和人类几乎一模一样。通过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猪基因组研究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猪确与《动物庄园》所描述的那样。从猪和人中发现112个相同的基因突变。

  猪作为杂食类哺乳动物,在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和大脑发育方面和人具备高度的相似性,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生物医学模型。

  实际上,国际上已把实验动物科学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把实验动物作为“活的试剂和度量衡”。

  三十多年前,研究所为印遇龙建起了一栋猪舍。他们在这里养了成千上万头猪、做了无数次实验。

  印院士的助手黄瑞林研究员回忆说,为测量回肠食糜,印遇龙引进的瘘管手术新方式,“当时是国内第一家”。当年,他们人工搬运试验饲料2.5万多公斤,收集猪粪1万多公斤、猪尿5000公斤,分析样品达4万多次。

  如今站在实验室门口,猪粪、食糜臭味依旧。“我们现在正开展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印遇龙介绍,婴幼儿的免疫和消化系统脆弱,需要开发专用的功能性食品,以精准营养构筑肠道免疫“城墙”。

  印院士团队选择刚出生的仔猪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喂不同的奶粉,在实验中,考察婴配粉对新生仔猪肠道形态、微生物丰度、肠道屏障和抗炎因子表达的影响,为婴配粉的改进以及婴儿机体免疫力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等基础上建立仔猪标准化评价模型,对评价婴幼儿食品安全与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印遇龙介绍,这一实验或将推动婴幼儿食品安全和功效评估体系的建立,重塑生命早期营养产业新生态,推动我国婴儿食品产业向国际一流迈进。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把民族种业做强,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蔬菜、畜禽等农产品安全。”他真切希望着。

  下一步,团队将开发湖南地方猪基因组育种液相芯片,搭建地方猪基因组选择应用策略研究及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地方猪种瘦肉率,降低料肉比。同时,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猪品牌,促进养殖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

原载于《新湖南》2022-05-26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