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第30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圆满举行

2016-11-03 陈浩      】

  10月28日至30日,中国科协第30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共同承办,论坛主题为“陆地生态学实验与模型整合:现状与挑战”。论坛执行主席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旭辉教授、亚热带生态所李德军研究员、沈阳应用生态所方运霆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杨元合研究员共同担任。来自全国近四十个大学和科研院所的15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围绕“陆地生态学实验与模型整合:现状与挑战”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讨,并从“土壤关键过程的实验观测与模型的整合”、“碳氮磷交互作用的实验观测与模型整合”、“生态水文的观测与模型的整合”、“植被过程的实验观测与模型的整合”和“土壤微生物的实验观测与模型的整合”等五个专题分别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论坛提出将不同尺度控制实验的观测数据和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整合进模型,将有利于甄别出导致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不确定性的关键因子,并且可以利用模型模拟结果对下一步实验设计进行指导。论坛采用召集人引导、特邀学术报告铺垫,热点讨论、观点碰撞与会后综合讨论为主体的组织形式。

  论坛执行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周旭辉教授主持了“土壤关键过程的实验观测与模型整合”。周旭辉指出,土壤碳输入、碳滞留时间和根际效应是土壤关键过程模拟中亟需解决的三个问题。该专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夏建阳教授和北京大学朱彪教授分别作了“地球系统模式低估干旱与寒冷生态系统的土壤碳滞留时间”和“根际效应与土壤碳氮磷循环”等引导报告。报告引发了与会学者们的热烈讨论,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擦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在探讨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胡亚林教授、中科院烟台研究所韩广轩教授分别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周转速率影响和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碳排放动态及其影响机制等作了简短报告。

  论坛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方运霆主持了“碳氮磷交换作用的实验观测与模型整合”专题研讨。会议围绕长期氮磷添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形态氮添加土壤碳氮过程的差异性、土壤增温对氮循环影响、微生物氮固持季节动态、土壤和细根13C和15N的空间变异、以及面源氮污染六个方面内容展开讨论。与会代表认为,土壤氮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目前实验投入大但仍需要模型来指导实验,同时通过实验机理改进和矫正模型,提高模型的精度。方运霆研究员强调,目前科研技术手段先进,同位素、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发展快速,应将这些高效的技术方法应用到氮循环不确定的领域中,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亚热带生态所陈洪松研究员主持了“生态水文的实验观测与模型整合”专题研讨。研讨会围绕农业水文过程与水资源、鄱阳湖洲滩湿地、喀斯特流域、以及遥感大数据支持的区域水资源四个方面的观测和模型模拟结果展开讨论。研讨认为,农业种植结构和国家重大水利项目显著影响中国水资源和水循环过程。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全国部分地区地下水下降严重甚至出现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会议一致认为,结合实验和遥感数据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对于预测未来水资源时空变化的趋势和潜在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执行主席、亚热带生态所所李德军主持了“植被过程的实验观测与模型整合”专题研讨。围绕草地生产力与降水关系的模拟、全球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基于植物功能性状对动态植被模型的构架与改进、碳分配模型不确定性、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模型的生态学机理和空间化表达、大数据时代土地覆盖信息提取研究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植被过程与气候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球系统模拟研究等七个部分内容展开讨论。李德军指出,在中国生态学研究中模型与实验的整合比较缺乏,植被过程的关键变量缺乏整理,关键过程缺乏规律性认识,如何从单个植株研究上升到系统尺度和区域尺度上的模型模拟是完善植被过程模型的关键问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今后生态学研究应加强各领域交流,寻找研究的关键问题,共同解决。

  论坛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杨元合主持了“土壤微生物的实验观测与模型整合”专题研讨。会议围绕土壤微生物及酶过程、土壤氮转化特点对土壤氮去向的调控、干旱胁迫对土壤甲烷氧化能力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氮转化研究方法、类火星极端干旱条件下土壤形成的机理、以及农田土壤微生物碳同化潜力六个部分内容展开讨论。杨元合提出关注微生物与关键碳氮过程的关联机制,并将微生物的调控机制引入模型之中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微生物过程的实验研究不能等到实验机理完善后再完善模型,实验观测和模型模拟应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在五个专题研讨的基础上,全体青年学者通过热烈讨论的形式,总结了此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的成果亮点,不能等到实验机理完善后再完善模型,实验观测和模型模拟应相辅相成。此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的成功召开,促进了该科学领域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励青年学者们不断突破与完善,带动学科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会议现场

参会代表合影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