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生态所举办“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学术研讨会

2024-12-02 环江站 侯新雨      】

为深化国内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合作与发展,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促会)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小组、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于11月26日至28日成功举办了“2024年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吸引了青促会成员、亚热带生态所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的广泛参与。

会议由亚热带生态所李德军研究员主持,王克林研究员出席并致开幕词。王克林详细介绍了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情况,并表达了对此次研讨会能够激发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热情、促进学科合作的期待。

本次研讨会聚焦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前沿问题,邀请了十位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为参会人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华南植物园闫俊华研究员探讨如何提升科研兴趣,激发科研“多巴胺”。地理所高扬研究员围绕长江河流-河口碳运移对近海生产力与碳源汇的关键问题进行介绍。烟台海岸带所韩广轩研究员探讨气候变化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贵阳地化所刘学炎研究员介绍了如何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解析陆生植物的土壤氮源贡献。华南植物园罗世孝研究员介绍了在线分析软件“生命网格Bio.Grid”及其应用场景。复旦大学聂明教授探讨全球变化下土壤微生物呼吸的热适应性。复旦大学李金全青年研究员分析微生物呼吸的地理格局变异。华南植物园叶清研究员就全球尺度下的植物水力性状研究进行介绍。北京大学周丰教授探讨土壤活性氮释放的生物影响机制。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同彬研究员探讨岩溶石漠化区植被恢复的氮影响机制。

会上,亚热带生态所刘秋梅副研究员探讨了根际代谢物抑制作物病害发生的调控机制。段鹏鹏副研究员对高树种多样性促进微生物碳利用率的热增强适应进行介绍。胡培雷副研究员对喀斯特基岩风化促进土壤有机碳固持机制进行介绍。

本次研讨会以“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为主题,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讨合作的平台。研讨会成果新、专业性强、层次高,促进了参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对领域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的了解,为参会人员开拓了视野,也为今后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会专家合影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